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的作用

重效果——对比论证的匠心

事件背景:现代社会,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重塑思维模式、主宰社会话题,我们误以为每个人都是互联网的使用者。而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近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5.88亿,而农村人口是非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接近6亿的体量,他们的声音无法发出,势必会影响社会的公平。

近6亿人不上网:“另一半中国”需要关注

光明网评论员

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02亿。非网民规模为5.88亿,其中城镇地区非网民占比为37.8%,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62.2%,上网技能缺失以及文化水平限制是制约非网民使用互联网的主要原因。

从当前的互联网热点看,似乎中国互联网已经具备了相当广泛的涵盖面,小镇青年热衷的快手短视频,三四线城市支撑起的拼多多,以及一线城市中产群体爱谈论的“焦虑”……我们以为互联网生态已经够多元了,然而依然有将近“另一半的中国”不在网上。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在大幅度开阔人们眼界的同时,也可能窄化视域。有大量不上网的人群,它们无从发声。而当利益表达极为仰仗网络的当下,非网民群体的失语,可能遭遇某种形式上的不平等。

诸如互联网上常见的一些标签“广场舞大妈”“熊孩子”等,指向的恰恰是互联网能力相对缺乏的群体,从而造成了群体性的道德矮化;如前段时间“北京南站变北京‘难’站”的舆论热点,一线城市居民可以凭借强大的网络话语产生高分贝的治理呼吁,但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们对公共治理的诉求,未必更弱,只是无从呈现。互联网话语上的差距,必然会引导社会文化的形态与社会资源的流向。

同时,网络景观也会选择性地取悦上网群体。网络一扫视,似乎都是莺歌燕舞、炒房买车、职场哲学……而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呢,就成了舆论认知谱系的盲点。前不久,“杀鱼弟”喝下百草枯成为舆论热点,人们才恍然惊悟外来打工群体所遭遇的资源稀缺与文化贫瘠。从报告中可以看出,非网民群体的文化水平、收入水平都难言乐观,这一部分群体非但享受不到互联网衍生出的资讯,甚至会被排除在众多围绕网络而建构的社会资源布局中。他们,恰恰是亟待用科技进步填平鸿沟的群体,反而可能由于互联网加剧先天因素造成更大的阶层差距。

网络生态不等同于社会全貌,网络舆论理当翻开互联网热闹的表层,看看其下的深层次土壤究竟是什么状态,社会资源、公共治理,也当循此脉络浇灌下去。

——节选自《光明日报》( 2018年8月21日)

求解有方

重效果——对比论证的匠心

对比论证也称比较法,在议论文中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论证手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从而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其优势是能够使得事物的本质在对比中很容易地显露出来,并且因其鲜明性而令人印象深刻。

例文中使用了鲜明的对比论证。第一段就从两个方面的数据交代上网人群的分布,为下文的论证提供了依据。第二段用网络广泛的涵盖面和“另一半的中国”不在网上进行对比;第三段用上网人群开阔眼界和大量不上网人群在互联网隐形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在语言交流和利益表达仰仗网络的当下,会使得非网民遭遇不平等。第四段用上网人群在道德领域和社会需求的“高分贝”和非网民无法表达的诉求作对比,得出结论:互联网话语上的差距,必然会引导社会文化的形态与社会资源的流向。第五段用网络景观取悦上网群体和非网民生存状态的认知谱系盲点作对比,得出结论:互联网加剧先天因素造成更大的阶层差距。

每一处对比都有鲜明的转折,都得出发人深省的观点,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使用对比论证要独具匠心,寻找最合适的时机。

比如例文恰好针对的是上网人群和非网民,这就有很好的对比点,通过对二者的数量、眼界、社会需求的表达、生存状态几方面对比,都可以加深加强论证的观点。

当然,对比也有不同的类型,大致上可以分为纵比和横比两种。所谓纵比,是指时间上的前后时期、事物的前后阶段的对比。如《伶官传序》中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对比,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观点。所谓横比,是指同类事物间的对比。如例文中,同时期的上网人群可以对“北京南站”变“难站”等表达高分贝的诉求,而偏远地区的人们对基础设施、公共治理的诉求,却无从呈现,通过对比说明,这种互联网话语上的差距,必然会引出社会问题。

对比论证有三个注意事项,一是只对比不分析,其实材料对比后,“议”是点睛之笔,是证明观点的关键所在。二是没有对比点强行对比,误以为把二者放在一起就是对比。其实要找准对比点一定要从观点出发,设想与观点相反的情况之后与材料结合即可轻松化解这个难题。三是对比不均衡,比如正面的例证很宏大,反面的不具有典型性,这样对比量相差很多,就不能很好地形成对比论证。注意到这三点,写文章就可以加强这一论证方法的使用。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有话要说...

推荐阅读